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
微信关注
官方微信号:开云手机web版登录入口
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
搜公众号“开云手机web版登录入口”即可,欢迎加入!
APP下载会员登录网站地图

外卖羊毛没薅到,反被黑手掏空,全民钱包:速看!

2025-05-13 17:52 互联网

  

  这两个月来,外卖江湖风起云涌,京东、美团、淘宝三大巨头杀得昏天黑地。京东携 “零佣金 + 全社保” 的、王炸入场,刘强东亲自披挂送外卖,赚足眼球,订单量一路狂飙;美团依靠庞大骑手天团和海量用户,将 “美团闪购” 置顶战略入口,补贴大招频出;淘宝借助饿了么配送力,把“淘宝闪购” 升级为首页C位,巨额补贴、免单纷纷砸向消费者,上线首日便席卷50城,订单实现千万级爆发。这本该是消费者薅羊毛、商家赚盆满钵满的双赢局面,可谁能想到,暗处竟有一双双黑手,趁着外卖大战的硝烟,悄然伸向大家的钱包,新型骗局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 。

  ①一份黑椒猪排饭,钱包瞬间瘦身2000 元

  柴先生就遭遇了这样一场令人咋舌的外卖骗局。他点了一份外卖,大约十分钟后,接到了自称是商家的电话。对方称他点的黑椒猪排没有了,建议换一样菜品,还表示价格高点没关系,只需象征性地补两块钱差价就行。由于对方准确说出了柴先生的订单信息,这让他丝毫没有产生怀疑。接着,对方告知柴先生,两块钱差价需要通过支付宝支付,让柴先生在电话里把付款码上的数字告诉他。柴先生没有多想,便干脆地报了付款码。报完之后,对方又说跟柴先生聊天耽误了扫码,付款码一分钟更新一次,让柴先生再报一次。柴先生再次照做。可这一次,电话那头传来了清晰的音响声:“您已收到付款985”。同时,柴先生也收到了付款通知,他赶忙询问对方怎么回事。对方声称系统又出问题了,马上把多付的钱退回来。然而,后来不仅钱没有退回来,等柴先生再拨打过去,对方电话已无法接通。

  通过账单可以看到,对方在一分钟之内,刷走了柴先生两笔钱,第一笔 986 元,第二笔 991 元,总计 1977 元。原来,第一次对方说没刷上,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,好刷走柴先生的钱。等柴先生回过神来,之前点的外卖按时送到了,饭盒里躺着热腾腾的黑椒猪排。柴先生只能自嘲地说:“2000块钱的猪排,真好吃。..。..” 事后,柴先生发现,对方的电话号码和商家挂在外卖平台上的电话号码并不相符。他这次上当受骗,主要就是因为对方说出了自己的详细信息,让他放松了警惕。

  ②商家遇上豪爽顾客,订单没到手,钱包就瘪了一万

  除了消费者,商家也未能幸免遇骗。近日晚上 11 时许,一花店老板李先生(化名)在某外卖平台收到 “顾客” 发来的私信,称其想订购48个花篮。李先生心想这不大生意来了?一番咨询后,对方向李先生发来一段手机录屏,视频画面显示的是其购买花篮且支付成功的过程。紧接着,对方又发来一个陌生链接,让商家点击链接联系 “客服”,开启限额权限后才能正常交易。

  见对方是个爽快人,李先生没有起疑就点开了链接,进入与 “客服” 聊天的界面。随后,客服以保障消费者权益,大额订单交易需检验流水为由,要求李先生将1万元 “保证金” 转到指定银行账户,并保证交易完成后会原路退回。看到此聊天页面及“客服”的头像与官方平台的很是相似,信以为真的李先生便给对方转了账。谁知对方又以李先生的花店是新店为由,让他再做一笔1万至5万元的流水账。此时,李先生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,连忙报警求助。就这样,买卖没做成,李先生还倒贴了上万元。

  从这些案例中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骗子的惯用套路:

  ①精准信息“敲门”,骗你没商量

  骗子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外卖订单信息,在与消费者联系时,能够准确说出订单详情,以此获取消费者的信任,让消费者放松警惕,从而为后续实施诈骗创造条件。就像柴先生遭遇的骗局,骗子对其订单信息了如指掌,这才使得柴先生轻易相信了对方的身份。

  ②虚假交易“设套”,商家上钩没商量

  在针对商家的诈骗中,骗子利用商家急于做成大单的心理,假扮顾客引诱商家上钩。他们通过发送虚假的购买成功录屏,让商家误以为交易已经达成,只差最后一步就能顺利完成订单,从而诱导商家一步步走进他们设下的陷阱。李先生就是因为看到对方发送的看似真实的支付成功录屏,才降低了防备心。

  ③钓鱼链接“潜伏”,一不留神就中招

  骗子会发送含有钓鱼链接的信息,诱导商家或消费者进入仿冒的聊天界面或网站。这些仿冒的界面往往做得与官方平台极为相似,让缺乏警惕性的人难以分辨真伪。一旦点击链接并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,个人信息就可能被泄露,进而遭受财产损失。李先生点击陌生链接后进入的与 “客服” 聊天界面,就是骗子精心设置的钓鱼陷阱。

  ④花式理由“要钱”,钱包捂紧别松手

  骗子会编造 “操作失误”、“检验流水”、“账号异常” 等五花八门的理由,要求商家或消费者缴纳 “保证金”、“解冻费” 等费用。一旦对方转账,骗子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无论是柴先生遭遇的以补差价为由骗取付款码,还是李先生被要求缴纳保证金,都是换汤不换药。

  所以大家听完之后明白了吧?外卖平台通常会通过后台直接与点单的市民或商户沟通联系,绝对不会通过附带链接的短信或其他方式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。因此,广大消费者和商家在使用外卖平台时,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。收到此类可疑信息,切记不点击,不要输入个人信息!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,请注意保存证据,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。只有大家提高防骗意识,了解骗子的套路,才能有效避免成为外卖诈骗的受害者,守护好自己的钱包,让外卖行业在安全、健康的环境中持续发展。

   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