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开云手机web版登录入口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,相关消费类电子受益上市公司有:
1、兆易创新:
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,是一家以中国为总部的全球化芯片设计公司。公司致力于各类存储器、控制器及周边产品的设计研发,已通过SGSISO9001及ISO14001等管理体系的认证,在上海、合肥、中国香港设有全资子公司、在深圳设有分公司,在中国台湾地区设有办事处,并在韩国、美国、日本等地通过产品分销商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服务。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,每一位都曾在硅谷、韩国、台湾等各地著名IC企业工作多年,有着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。公司产品为NORFlash、NANDFlash及MCU,广泛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、消费类电子产品、个人电脑及周边、网络、电信设备、医疗设备、办公设备、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各个领域。公司先后被评为“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贡献单位”、“创新型试点企业”。
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,兆易创新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3.09%,过去五年营收最高为2021年的85.1亿元,最低为2020年的44.97亿元。
回顾近5个交易日,兆易创新有3天下跌。期间整体下跌4.14%,最高价为231.22元,最低价为216.66元,总成交量1.71亿手。
2、晶方科技:
公司封装产品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芯片、生物身份识别芯片、微机电系统芯片、环境光感应芯片、医疗电子器件、射频芯片等,该等产品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、安防监控、身份识别、汽车电子、虚拟现实、智能卡、医学电子等诸多领域。
从晶方科技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,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2.92%,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3年的1.16亿元,最高为2024年的2.17亿元。
近5个交易日,晶方科技期间整体下跌1.91%,最高价为29.4元,最低价为28.45元,总市值下跌了3.59亿。
3、华微电子:
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、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IDM公司,已建立从高端二极管、单双向可控硅、MOS系列产品到第六代IGBT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体系,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变频、工业控制、消费类电子等领域。公司核心产品分为四大主类,以IGBT(绝缘栅双极晶体管)、MOSFET(场效应晶体管)、BJT(双极晶体管)为主的全控型功率器件;以Thyristor(晶体闸流管)为主的半控型功率器件;以Schottky(肖特基二极管)、FRD(快恢复二极管)为主的不可控型功率二极管器件;以及IPM(功率模块)。公司拥有4英寸、5英寸、6英寸与8英寸等多条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,2020年,各尺寸晶圆生产能力为400万片/年,封装资源为24亿只/年,IPM模块封装能力为1800万块/年,处于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。
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,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71.54%,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2年的3437.43万元,最高为2024年的1.01亿元。
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.32%,最高价为8.45元,总市值下跌了1.82亿。
4、通富微电:
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2.79亿元~3.19亿元,同比增长85.66%~112.26%。第三季度,受全球智能化加速发展、电子产品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,公司国际和国内客户的订单需求保持旺盛态势,公司在高性能计算、5G、存储器、消费类电子、功率器件、工业及汽车电子、显示驱动等方面的业务持续扩大。
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,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5.57%,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2年的214.29亿元,最高为2024年的238.82亿元。
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3.88%,最高价为42.48元,总市值下跌了23.67亿。
5、德赛电池:
锂电池首先切入手机、平板、笔记本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,到现在,锂电池已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、电动工具类产品、新能源汽车电池产品的首选电池。
德赛电池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,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-2.07%,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3年的202.85亿元,最高为2022年的217.49亿元。
近5日股价上涨2.45%,2025年股价上涨17.6%。
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,并不能全面、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