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币贬值负面效应在加剧和扩散,中国央行应该适时出手干预
人民币贬值,中国央行 人民币大幅贬值的负面效应在加剧和扩散,中国央行应该适时出手干预,确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够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。稳定住币值,就会稳定住市场预期,这对2014年的中国极为重要
人民币的贬值之旅仍在持续。从4月9日到4月24日收盘,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从最强的6.1850元贬至最弱的6.2509元,12个交易日贬去659个点子或1.05%,使年初以来的贬值幅度扩大到3.12%。
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看法正在改变。过去市场认为人民币贬值只是阶段性的波动,但现在市场的预期正在向持续贬值方向转变。有外资银行交易员称,去年下半年的很多远期结汇现在已经处于浮亏,近期人民币贬值步伐明显加快,人民币如果继续贬值并站上6.25元,购汇将会比较猛烈,有可能会贬至6.3元。
对于这一轮人民币持续贬值,市场几乎一致的看法是:中国央行正在引导人民币汇率走低,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走势。央行此举的目的,一是借机推出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,并顺手打击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投机人民币升值的资金;二是希望以此减轻中国出口企业的压力。断崖式的下跌对外来资金的打击不小,憋住了一部分没来得及流出的资金,否则资金就要亏损离场。
金融监管层对于人民币贬值保持了高度关注,但认为这只是短期因素。中国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上周对市场表示,汇率波动对前期看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套利交易形成挤出效应,并释放出平仓购汇的需求,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汇率的波动和资金流出的压力。他认为,尽管现在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波动,但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基本面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,而后期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的双向振荡将成为新的常态。外管局也注意到,人民币汇率走势现在不能简单从商品供求关系来看,而是越来越像股票和债券这类资产价格的变化。
在我们看来,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人民币贬值策略的负作用会被放大。3月份央行扩大汇率波幅至2%以后,我们曾分析,央行此举是“在正确的道路上踩错了节奏”,虽然是在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,但改革的时点不对,为人民币大幅贬值提供了重要题材。现在看来,由于人民币贬值幅度过大,市场已经无法消化。
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在内部讨论中表示,监管部门应该重视人民币大幅贬值的负面作用,在政策上进行调整。首先,人民币贬值基本无助于现在中国的出口,虽然理论上货币贬值有助于出口,但市场反应不会来的那么快,而且中国出口市场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结构性的因素引起的,并不会因为人民币贬值而出现重大变化,类似出口产品的结构性调整,还需要时间。其次,人民币贬值对于中国对外投资有较大影响,提升了投资成本。中国现在正处于对外投资的上升轨道中,这种大幅自我提升成本的做法并不令人乐观。再次,大幅贬值的做法会因小失大,中国经济的稳定,对外就表现在币值的稳定,如果中国不能确保货币稳定,则必然影响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评价。
至于是否有可能是外部市场在诱使中国央行抗击人民币贬值?在陈功看来,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,人民币做空者的策略与当前经济环境的各种因素较为吻合。即使真的如此,中国央行也应该加以应对,如果央行毫不作为显然是行不通的,这会导致市场判断失误,诱使更多资金进场做空人民币,一旦人民币贬值成为大势所趋,资本大量流出中国,那中国的麻烦就大了!
总体来看,在严格规管的条件下,中国央行适度干预人民币汇率的需要是存在的,而且成功干预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。从全球中央银行的角度看,如中国央行领导抗击人民币贬值成功,将使得中国央行大为得分,其综合意义和价值将非常明显。
(开云手机web版登录入口外汇频道)
延伸阅读
|
要闻导读
|
||||||||||
|